地下停車庫安裝了充電裝置。 工作人員陪記者現場體驗電動車梯阻系統。 “尊敬的乘客,您好!電動車進電梯存在較大安全隱患,本電梯已安裝安全裝置,電梯暫停運行,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,請將電動車推出電梯,謝謝配合……” 3月31日上午,康澤苑小區15號樓,社區工作人員剛剛把一輛電動車推到電梯口,電梯內的**監控系統立刻發出了提示。當工作人員繼續“強行”把電動車推進電梯后,無論按下任何一層樓的數字鍵,電梯都沒有任何動靜,梯門始終是打開的狀態,直到工作人員將電動車重新推出門來,電梯才**運行。 原來,這是拱墅區康橋街道為杜絕電動車上樓,推出的“黑科技”手段。記者了解到,這套“黑科技”被稱作電動車梯阻系統,能全面識別輪椅、自行車、嬰兒車、電動車等,也只有電動車進入電梯時,這套系統會提醒當事人,并讓電梯停止運行。 近年來,因電動車上樓充電而引發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。2017年12月29日,**曾緊急下發《關于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》,其中提到,嚴禁在建筑內的共用走道、樓梯間、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;盡量不在個人住房內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。 康澤苑是安置房小區,有居民1500余戶、6000多人,電動車接近800輛。以前沒有專門充電的地方,居民經常把電動車運到樓道間,不僅堵塞通道,還有不少私接電線的情況,存在安全隱患。為**解決這一難題,康橋街道在去年先行試點的基礎上,今年投入10萬余元,實現了康澤苑小區電動車梯阻系統全覆蓋。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楊健宇告訴記者,正式上線運行2個多月以來,電動車入梯識別率超過99%,以前康澤苑小區電動車入梯上樓日均103次,現在降到了0次。 當然,有堵更要有疏。康運社區黨支部**、社區三方辦負責人莫秀英透露,小區已對所有的下坡道進行了改造,增設緩速帶、雨棚、監控及消防等設施。為方便三輪車、殘疾車的停放,還在地面開辟了兩處非機動車臨時停放區域,專門設置了雨棚及充電裝置。此外,目前康澤苑小區地下停車庫安裝了40多個充電樁,每個樁可以同時給10輛車充電,相當于有400多個充電位,基本可以滿足小區居民的充電需求。“現在走廊上都沒有電動車了,我們都習慣停到地下充電,很方便咧!”騎著電動車買菜回來的朱大伯,直接到小區電動車棚充電。 據了解,今后該系統還將在康橋街道全面推廣。 |